五月的威尼斯,與Matteo的再會

藝術經紀人日記

6/25/2025

五月中旬,我與Matteo在威尼斯再度見面,為即將到來的展覽做進一步的討論,也聊聊他近來的創作狀態。

威尼斯的五月有些悶熱,卻還稱不上炎夏,夜晚的風仍帶著微涼。我們約在Campo San Barnaba碰面——那是一個我無比熟悉的廣場。自從去年岑龍老師的個展在這一帶展出近八個月以來,我幾乎每天都會經過這裡。與Matteo的每次見面,也總是在這片熟悉之地,因為他在附近一間面具工坊工作。

Matteo是個極為務實的人。他對創作懷抱熱情與理想,也對生命與自我有著堅定的探索與追求,但他同時明白,要以藝術為職志,就必須建立穩定的生活支撐。於是他選擇在面具工坊任職,負責模具製作,也指導觀光客繪製面具。

我常問他:「這樣全職的工作,不會消耗你創作的精力嗎?」

他總笑著回答:「不會啊,我一天工作八小時,還有十六個小時可以用來創作、吃飯、休息和睡覺。」

最近,他開始進修哲學。他熱愛思考,而哲學的閱讀讓他樂在其中,也成為他繪畫養分的一部分。每次道別時,我總會笑著提醒他多休息、保重身體,他也總是笑著回應:「絕對會的。」

我想,他和我一樣,因為正做著自己熱愛的事,所以不覺疲憊。心理的平衡與豐盈,使身體也維持良好狀態。精神的富足,是一種恆久的力量,它讓人即使身處忙碌與現實中,仍能感受到滿足與快樂。

這次,我們在熟悉的老地方點了杯餐前酒。我喝Aperol Spritz,他則選了Hugo。我們聊藝術、聊生活,也聊著我們共同熱愛的這座城市——威尼斯。雖然我們都不是土生土長的威尼斯人,但這些年我們長時間生活於此,也在這裡建立了深厚的情感。

Matteo的創作多來自於他在威尼斯的日常與友誼,畫面中融合了對繪畫技法的探尋,以及他對生命哲思的回應。我欣賞他作品中那份輕盈與自由,也喜歡他獨到的色彩感與構圖,更佩服他那源源不絕的靈感,以及對藝術始終如一的堅持。

🔸 攝於威尼斯|藝術 × 生活 × 對話

2025/06/25 林暄涵 撰